新闻中心

我院师生在2018“彩云杯”云南玉雕大师作品展喜获佳绩


发布时间:2018/08/20 浏览量:

2018年8月9日,由云南省文产办主办,云南出版传媒集团、云南国际玉石珠宝交易中心承办,云南画报社、云南嘉富尔珠宝拍卖公司协办的《2018“彩云杯”云南玉雕大师作品展》亮相昆明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2011 年以来,云南省文产办已举办了六届“彩云杯”云南玉雕大师作品展,开展了四届云南玉雕大师评选活动,提升了云南玉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珠宝玉石产业的发展,得到业界的普遍赞誉。“彩云杯”云南玉雕大师作品展已成为与“百花奖”“天工奖”齐名的全国性玉雕作品知名活动品牌。此次活动主题为“创新•创造•发展”。创新包括玉雕作品的创意创新、玉雕作品文化载体的创新、玉雕工艺的创新;创造包括经营模式的创造、经营方式的转变、行业水平的提升;发展包括玉雕人才的发展、玉雕艺术的发展、玉石产业的发展。

2018“彩云杯”云南玉雕大师作品展出期间,组委会评选出“彩云杯”金奖 10 名、银奖 20 名、铜奖 20 名、优秀奖 28名、创意创新奖4名。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玉雕工作室师生积极备赛,最终获得5个银奖、2个优秀奖的好成绩。近年来,秉承学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宗旨,我院宝石专业一直积极参与各项雕塑、玉雕的专业展览和比赛,在实践中提高了玉雕本科教学水平和推动玉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此促进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目的的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玉雕专业和职业技能水平。

作品名称:《进化》

作品材质:玛瑙

设计制作: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玉雕工作室第一实验室责任导师陈梓韬, 产品设计专业2015级杨勇、杨福玉

作品尺寸:长34cm/高 24cm/厚17cm

作品说明:在新时代伟大的民族复兴道路上,时代的进化历程上我们仍需国人长存钢铁般的精神意志,犹如作品呈现钢铁部分与“心脏”创作的形式。就是在这样的雄心烈火里燃烧钢铁般的血液,塑造了我对新时代进化玉雕人的认识。

作品名称:《修行》

作品材质:金属、玛瑙

设计制作: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产品设计专业2015级刘明明

作品尺寸:长30 cm/高 66 cm/厚 36 cm

作品说明:作品《修行》灵感来源于每天使用的玉雕机器-锣机,传达琢玉人和工具以及文化之间的一种微妙关系。作者通过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对文化的反思以及对时代特征的把握创作了《修行》这一作品。

任何思想的传播都需要媒介就像写作需要笔一样,而锣机就是这一时代琢玉人用来传承玉文化的重要手段,在作者看来每一根工具就像手一样去感化万物,这反映了玉雕机器与玉雕工具和琢玉人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整件作品为无色玛瑙和金属的结合,生锈的金属给人一种时光流逝之感,正襟危坐的佛像,将不同形态的玛瑙佛手代替玉雕工具放置在工具盒和锣机上,呈现了琢玉人在创作时心无杂念的状态。

作品名称:《溯源》

作品材质:泥石、金膏玉、玛瑙

设计制作: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玉雕工作室第四实验室责任导师邓成领、颜海娟,产品设计专业2016级张方雷、2017级张政

作品尺寸:长170cm/高 30 cm/ 厚 65 cm

作品说明:文字是文明传承的根本,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在历史的长河中,汉字及载体历经演变,字有繁简之别、通假之异,其载体几经变化。而回溯是为了接近本真。

石头冷硬,字藏深意,它召唤着我们回溯过去,思考未来。

本套作品包含不同时代下不同载体所记载的文字:“结绳记事”、“贾湖刻符”、“甲骨刻辞”、“简册”、“活字”、“线装书”、“网络时代”。

作品名称:《念》

作品材质:玛瑙

设计制作: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产品设计专业2013级周甲旺

作品尺寸:长 48 cm/高 50 cm/厚 24 cm

作品说明:当“佛教艺术”“建筑艺术”“玉雕艺术”三者相遇的时候,以它们的包容性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是我深深思考的问题,这组作品以“禅”为核心,中国寺院建筑为表现形式,结合玛瑙这种材质,呈现出独特的空灵感与混沌感。作品选用玛瑙来制作,是因为玛瑙隐晶结构,透光性很好,有利于最终效果的体现。

残破是一种美,裸露自然的外表不加任何修饰,随势就形,而内部则十分严谨、规矩,水平的地面与垂直的立柱形成对比,运用镂空雕的手法使层次感更加丰富,通过打磨抛光,透光性良好,原石粗糙的外表与内部光滑、规矩、明亮的形体进行对比,小佛的衬托使作品的空间感放到最大,增添了许多意境美。舍弃了一切的相,即是佛,佛者在残破的佛堂内或是诵经,或是禅思……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作品名称:《合》

作品材质:玛瑙、黑檀木

设计制作: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玉雕工作室第四实验室责任导师邓成领、颜海娟

作品尺寸:长 50 cm/高16 cm/厚 36 cm

作品说明:不用一钉一胶,便能作出完美无缝的建筑、家具,这是中华民族辉煌的成就——榫卯。

作品《合》是一件结合了我国传统的榫卯和西方伏尔泰石膏像的创新作品,利用榫卯中的燕尾榫将玛瑙边角料雕刻成的石膏像面具紧密结合,虽然破碎,却是整体。意在表达在学习之路上,虽然我们大多都在学习西方的文化,但是不应该遗忘了属于中华民族那独有的文明,从现在到未来,要保持本心,对外取长,对内去短,融合出独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让我们优秀的文化得以更好传承。

作品名称:《九零之马》

作品材质:墨青玉、黄龙玉、马达加斯加玛瑙、金属

设计制作: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产品设计专业2013级周甲旺

作品尺寸:长 50 cm/高 75 cm/厚 25 cm

作品说明:90后,一直被赋予个性的代名词,作品希望通过马这一物种,含沙射影的传达出90后的一些有趣的精神面貌,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和人是一样的,他们也有时代,他们也有思想,在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人没有了战争,马也不再需要驰骋沙场;在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无论是人是马都需要以另外一种面貌展现世间,那么,马可以卸下自己的马车,脱掉自己的盔甲,尽情展现自己的个性与风采,作为一名90后,希望我的马儿也是90后的,它应该是个性的,张扬的,有趣的,有喜怒哀乐,也有悲欢离合,当你站在它们的面前,你会觉得它们是有生命力的。

三匹马颜色各异,也有性别之分,黄色的那匹马就像一个受委屈的小女生,有波浪形的长头发;黑色的那匹像是一个淘气顽皮的男孩子;而白色那匹更像是一个有绅士风度的时尚俊男。

作品名称:《蜂趣》

作品材质:玛瑙

设计制作: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产品设计专业2015级杨福玉,杨勇,符泽亮,李星海,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2015级李杰

作品尺寸:长 45 cm/高 50cm/厚 30cm

作品说明:这件作品《蜂趣》以蜜蜂作为作品的主体,原料采用金黄通透的玛瑙,自然就让人想到了蜜蜂,再搭配喷红色漆的木头底座,呈现出一派热情、生机勃勃的画面。蜜蜂的布置也错落有致,力求自然和谐又不失趣味性。本件作品由5位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也正好体现了蜜蜂勤劳,团结合作的精神。